燃气安全是城市治理的重点关注问题,博燃网作为行业媒体在不断地宣传燃气安全使用知识、燃气安全事故预防措施、燃气时事政策,以期能增强燃气用户的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,现推出2022年4月全国燃气事故统计分析报告。
Big Events in Apr.
四月大事记
4月2日 立陶宛能源部发布声明称,立陶宛将不再进口俄罗斯天然气,成为“欧盟第一个”独立于俄罗斯能源供应的国家;
4月8日 《中国城镇燃气企业信息化指引(2021)》参编单位系列宣讲直播第一弹,陕西燃气集团杜建合讲解《不同规模城燃企业信息化应用探索》;
4月12日 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发布《“十四五”国家安全生产规划》,要求加强燃气领域安全风险管控,推进燃气城市生命线安全风险监测预警网络建设;
4月20日 中国城市燃气协会发布《关于2022年(第25届)中国国际燃气 供热技术与设备展览会参展的邀请函》,该展会将于10月26日-28日在深圳会展中心举行;
4月22日 《中国城镇燃气企业信息化指引(2021)》参编单位系列宣讲直播第二弹,贵州燃气集团束开讲解《双碳战略下城市燃气企业数字化转型高质量发展》;
4月29日 国家能源局召开二季度网上新闻发布会,会上提到能源行业全力以赴增加生产供应,前三个月天然气产量同比增长6.6%。
Gas Accident Analytic Statistics
全国4月燃气事故统计
(一)总况
数据来源于博燃网搜集的网络新闻,4月新闻报道的燃气事故总共有34起,其中有27起发生在室内,7起发生在室外。在确认气源介质的事故中,天然气引起的12起,液化石油气引起的21起。
(二)事故地区数据
按事故发生省份看,2022年4月国内燃气事故高发省份为江苏、四川(4起)、云南、广东、湖南(3起)。
按事故地划分发生在平房的有11起,占比32.4%,发生在居民楼的有9起,占比26.5%;发生在商铺的有6起,占比17.6%;其他事故发生在车库、道路、步行街等地。
(三)事故原因数据
按气体泄漏原因划分, 在已明确泄漏原因的事故中,暴力施工引起的事故有5起,液化气罐软管变形老化引起的事故有3起,居民未关燃气灶或使用不当引起的事故有3起,其他还有废弃液化气空瓶中含有少量残液、用液化气熏制食物等原因。
在34起燃气事故中,有8起发生了爆炸,已明确爆炸原因的事故有4起,原因为:点火做饭(3起)、开灯(1起)。
案例分析
由于平房与居民楼的房屋整体结构不同,导致发生在平房和居民楼的事故中,气源介质完全不同,11起平房气源介质全部为液化气,而发生在居民楼的事故中,气源介质既有天然气又有液化气,气源介质为天然气的有5起,液化气的有3起,还有一起不明气源介质。
总体来讲,液化气发生事故的概率更高,更容易发生危险,对于居住在平房的居民更要注意提高用气安全意识,否则下面的事故会再次上演。
4月17日,昆明官渡古镇附近,一租户家中疑因燃气泄漏发生爆炸,一名男子被烧伤,手脚脱皮。记者观察到事发房屋,墙面脱落,窗户变形,是发房屋楼上、对面的屋子也受到很大殃及。
❖
立夏已过,随之而来的还有高温、强对流天气,天气影响再遇上用气不规范,是引发夏季火灾的原因之一,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规范用气呢?
液化气使用安全小常识
一、液化气钢瓶使用年限为8年,每4年检测一次,使用年限到期后由检测机构进行检验,检验后不合格的判为报废瓶进行报废,检验后合格的可以继续使用,超过15年予以强制报废。
二、钢瓶使用环境最高温度不得超过45℃,严禁用火烧烤、浇热水等办法加热钢瓶,也不能在阳光下曝晒。
三、更换钢瓶并连接减压阀后,在角阀、瓶口等连接部位涂抹肥皂水进行试漏检验,无连续气泡出现方可使用。减压阀使用年限为5年,密封圈使用年限为3年,到期应立即更换。
四、橡胶胶管的使用年限为18个月,连接长度不超过2米,不少于0.5米,中间不能有接口,不得穿墙越室,并要经常检查,发现老化、损坏、漏气须立即更换。
五、发生液化气泄漏,应立即打开门窗,关闭液化气开关,如此时气瓶着火,应用湿毛巾裹住手后再去关闭;勿动电器,杜绝明火,特别是不要打开抽油烟机;撤离至室外安全区域,立即拨打119报警电话和供气单位电话,等待专业人员进行处理。
素材来源:网络新闻、眉山消防、河西区消防救援支队全媒体中心
博燃网
有奖活动
为您服务
微信
公众号
官方
微博
返回
顶部
文章评论
0条评论|0人参与匿名评论
最新评论
暂时还没有评论,不如来抢个沙发?